【中央社╱台北19日電】 2010.07.19 12:18 pm

南非世界盃剛閉幕,實力積弱的中國足球已開始多方尋找自救對策,結果發現,中國足球後備人才已近枯竭,全中國大陸13億人可以選拔成為2012年倫敦奧運中國國家代表隊的,只有屈屈720人。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看完世界盃後,日前率眾為大陸足球把脈,並將重點放在青少年足球人才的培植方面,不料卻發現「足球人才嚴重匱乏」的病灶。
「海口晚報」根據中國足球協會青少部的數據指出,參加今年全中國U19(19歲以下)青年聯賽的球隊,全大陸雖有32支,球員卻只有720人,這代表符合中國國奧選拔參加倫敦奧運會的新球員,只能從這720人中挑出,「以此來看,13億中國人要找出11個好球員真的困難。」
劉鵬在15日的研討會上直指,足球新一代人才枯竭,「培養體系坍塌」。他說,青少年足球的培養實際上是一個公益事業,「不要指望從中謀利」,因此除了社會,政府也要全力介入,動員資金投入。所以,「還是那句話:中國足球必須從娃娃抓起。」
但中國中學生足球協會秘書長李連江向北京中國青年報提供一個數據,說明大陸培植青少年人才的問題所在:10多年前在中國足球市場最好時,全大陸有4000多所足球學校,「到現在呢,大概也就40所左右。」
他說,現在很多家長是「談球色變」,生怕孩子走上足球的「歧途」,最重要的是,「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句話從來就沒有落實過。長此以往,如果足球後備人才的培養體系完全崩潰,中國足球還有什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