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Loading...

棒球小將 需要的不止是奪冠教育

keyboard_arrow_down

威廉波特少棒賽是美國人用來塑造小小英雄的比賽,但看看曾打過威廉波特的人物,有前總統小布希、電影明星凱文科斯納、紐約市前市長朱利安尼,還有NBA名人堂球星賈霸,連今年美式足球超級盃冠軍四分衛,小時候都打過少棒。

但一朗在少棒聯盟博物館搜尋台灣拿過冠軍的球星照片,除看到2個現任職棒總教練、「台灣巨砲」陳金鋒,還看到當年寫下6局18K完全三振,現在改行賣肉圓的陳昭安和更多因職棒簽賭案而離開棒球界的選手。

有人說,等高市復興國小拿到冠軍,中華隊就能重溫近20年前的三冠王風光,但一朗在冠軍背後看到的,卻是台灣棒球最後教育失敗的結果。日前象隊休息室內風暴2個主角,打人的教練與被打的選手,都曾是威廉波特冠軍隊成員。

台灣基層棒球隊在一直以來贏球第一思維下,給了選手多少「完整教育」的機會?在拿國旗為這些揹國旗的選手吶喊背後,台灣教育為他們做了什麼?他們的未來,除了棒球,還看得到什麼?

蘋果日報2010/8/24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