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邊是簡易的重量訓練室,另一邊卻堆滿紙箱、寶特瓶的資源回收站,鳳山撐竿跳訓練站總教練黃福欽說,回收寶特瓶為環保盡力,對訓練站經費籌措也有幫助。

資源回收的金額不高,1年甚至只有幾千元,但鳳山撐竿跳訓練站卻不無小補,黃福欽說,為了培養更多的優秀基層撐竿跳人才,只好自籌經費,除了資源回收,教練及選手比賽獲得的獎金百分之十作為公基金。

7年前由青年國中退休的黃福欽持續他對田徑訓練的熱愛,在鳳山體育場義務指導選手,4年前成立撐竿跳訓練站,但經費有限,鳳山體育場提供場地作為訓練站的基地,黃福欽除了自製訓練器材,並克難成立重量訓練室,他說,雖然訓練環境不算是很好,但「我們陸續培養許多好手。」

在南投縣草屯商工就讀時嶄露頭角的陳濬承、劉衍松、楊志賢及謝丞曜都是黃福欽的子弟兵,「當時訓練站還未正式成立,我就送他們到草屯商工,希望他們更精進。」

黃福欽說,草屯商工教練許振芳是國內撐竿跳「火車頭」,如今陳濬承、劉衍松等分別大學畢業回來,「我們決定成立訓練營,跟隨著草屯的腳步,發展撐竿跳運動。」

黃福欽說,濬承、衍松等選手分別在亞青賽奪牌、全國冠軍,可以培養更多好手,如今訓練站約30名選手來自青年國中、鳳西國中、福誠高中、鳳山商工、中山工商等。

聯合報201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