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珈慶轉籍風波」塵埃落定,最後小吳出人意料的在沒有任何條件下,選擇入籍中國,使得這場「挖角戲碼」成為撞協、新加坡和吳家「三輸」的局面,只有不費吹灰之力就獲得世界冠軍球員的中國是贏家。
16歲就奪下8、9號球雙料世界冠軍,吳珈慶是國內撞壇難得一見的天才,前年也被求才若渴的新加坡相中,開出機票、食宿全額贊助,並提供百萬年薪優渥條件,邀請他轉籍。
但撞協在吳珈慶尚未與新加坡簽約前,就大動作下達「封殺令」,剝奪他在國內、外參賽資格,連在中國的表演賽也動用關係阻撓,導致吳家強烈反彈,也注定小吳無法再留在台灣,撞協賠了選手又傷了形象,成了第一個輸家。
為了爭取吳珈慶入籍,新加坡撞協動用關係,以最快速度幫吳珈慶拿到永久居留權,並在一年後就核准公民證,但吳家在最後關頭卻突然反悔,以合約內容限制過多為由,放棄入籍,讓新加坡白忙一場,負責居間牽線的台灣籍總教練陳為志更落得「兩面不是人」。
轉籍新加坡不成的吳珈慶,不但捨棄優渥的待遇,誠信也受到質疑,最後為了尋找國籍出賽,只能找上沒有提供任何保障的中國,還得承受「投奔敵營」的輿論壓力,成為最大輸家。
自由時報2011/4/21
路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