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Loading...

高市國家體育場 變臉玩棒球

keyboard_arrow_down

設計供田徑和足球使用的高雄市國家體育場,能不能「包裝」成棒球場?高雄市政府要等大聯盟技術人員月底的進一步評估,今年6月才將場館移交給市府、未來3年仍各補助4000萬維護費用的體委會,則持保留態度。

 體委會副主委陳士魁表示,針對國家體育場包裝成棒球場一案,希望市府提供評估報告,讓體委會邀集國內專業人士與主要使用單位,進行專業的評估,雙方經過充分溝通後,再做出決定。

 國家體育場打棒球,其實是高市副市長李永得拋出的想法,因為國家體育場能容納近5萬人,為國內最大的運動場館。市府趁著大聯盟上周來台勘察全明星大賽場地的機會,請亞太區副總裁史莫進行評估,初步獲得可行的答案。

 國家體育場採橢圓形設計,中有105×67公尺的長方型草皮,可供國際足賽使用,與扇形的棒球場不同,供棒賽使用亦非原本設計。但從草皮底線向兩側延伸,包括跑道到觀眾席下緣的長度,大約也有100公尺。

 據了解,史莫認為只要採取像芬威球場的「綠色怪物」設計(左外野標竿僅94.5公尺遠),把這1側的全壘打牆弄高一點,長度應該足夠,惟須犧牲一部分的觀眾席。

 這樣的「變臉」包括鋪設人工草皮地墊等,要花多少錢?高市體育處處長陳武雄表示,因為大聯盟尚未評估完畢,尚未談到成本。陳武雄強調,就算進行棒球賽,也只是以「包裝」的方式,不會破壞原本的設計,也保證維持體育場的多功能用途,不會排擠其他運動賽事。

 然而,從高市立德棒球場因為世運改建為壘球場,後來幾乎成了蚊子館,再到北市將中山足球場移作花博使用,最後改建為台灣精品館。台灣運動場館的「變臉」之舉,最後多令體壇喟嘆。況且高市已有一座國內數一數二的澄清湖棒球場,可供國際棒賽使用,是否另花公帑「變臉」?應謹慎評估。

中國時報2011.10.05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