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車界搖籃的楠梓自由車場於民國75年啟用,迄今已26年,車道333公尺,與現在世界主流的250公尺脫節甚久,鋪設的柏油路面讓選手騎得膽戰心驚,催生新的場地是基層共同的心聲。
高雄市自由車代表隊總教練楊東蓁說,中國近年來大力推動自由車運動,光室內車場就蓋了16座,每座造價都超過18億,反觀楠梓自由車場現在放眼全台,雖號稱﹁僅﹂輸給台中市,卻反而突顯場地的老態龍鍾。
台中市的自由車場使用造價最貴的木質跑道,楠梓車場的柏油跑道在高雄的烈日下,不僅變形還龜裂,選手飆速除了危險,萬一﹁犁田﹂,皮肉之軀更難承受。
楊東蓁說,楠梓車場車道一圈是333公尺,但現在各國蓋的場地都是250公尺,經計算這樣的繞圈小,容易催速,佔地也節省,已是國際自由車壇的主流。
基層認為,楠梓車場中央夠大,應該足夠再施作一個250公尺的車道,外圍的柏油車道就當成是熱身,如果木質跑道太貴,玻璃纖維的材質也可以考慮,尤其民國104年高雄還要舉辦全國運動會,是應該早點規劃,也可以讓高雄的自由車隊收復曾為台灣霸主的失土。
路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