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13日報導說,全球金融危機使修建華而不實建築的風險更受到關注,因此未來舉辦奧運會或大型國際體育活動的東道主城市,包括2016年奧運會的里約熱內盧以及獲得2022年世界杯主辦權的卡達,都將從倫敦奧運會中吸取經驗,因為倫敦奧運會可以說是史上借用臨時場館最多的一屆奧運會。
倫敦奧運會場館設計公司之一的主管克利斯多福‧李(Christopher Lee)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倫敦成為了一個原型,我們正與很多奧運會和世界杯申辦城市或舉辦城市合作,準備採取類似方式。」
這些城市包括里約熱內盧、將舉辦2014年冬奧會的俄羅斯索契(Sochi)以及2014年青奧會的主辦城市南京。
路透說,北京、雅典以及雪梨奧運會建設了大量永久性場館,但數據顯示,倫敦奧運會34個場館中74萬5100個座位將有25萬7000個會在閉幕後被拆卸,相當於之前三屆奧運會全部拆卸座位數量的總和。
在本屆倫奧的34個場館中,只有八個是新建的永久性場館,而包括籃球館在內的七個場館是臨時搭建,其餘的是利用現有場館。
「不同於奧運會其他主辦城市,我們已對八個場館中六個的未來做好了規畫。」倫敦市長約翰森(Boris Johnson)表示,倫敦和其他主辦城市的不同之處正在於倫敦對奧運會遺留物做了精心規畫。
世界日報2012.8.15
Subscribe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