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Loading...

誰買單?倫敦奧運自由車未提選手遭罰8萬元

keyboard_arrow_down

誰來買單?今年倫敦奧運我代表團在自由車項目因為未在比賽前提出參賽名單,遭國際總會裁罰2500瑞士法郎,但究竟是協會付錢還是中華奧會買單?因為是「頭一次碰到」,暫時決定由「組團經費」來支出。

自由車協會在倫奧結束後收到國際自由車總會開罰2500瑞士法郎,相當於新台幣8萬元,若不繳可能停賽、停權甚至是取消會籍,協會不得已趕在期限內先「墊款」。

車協秘書長李開志無奈地說,參賽奧運是由中華奧會組團,但給自由車的名額只有選手、教練各1個,甚至連機械師也沒有,更不用說有行政人員,教練徐瑞德也是分身乏術,錢不應該算在車協頭上。

體委會表示,今年倫奧我國參賽14項,有選手44人、職員41人,外界認為是不是有「貴賓」佔走名額?但事實上,倫奧是我國有史以來派出最多教練、防護員的一次,絕沒有誰「佔缺」。

不過體委會坦言,因為沒有考慮到各別單項的運動屬性,確實有不周延;而在奧運結束後收到罰款通知,「還是頭一次碰到」。

中華奧會副秘書長沈依婷表示,奧會期間各單項有任何通知或變更,都放於大會設的運動服務中心,受限於身份卡,只有教練能夠領取,團本部秘書只有在第一次協助前往。

李開志認為,自由車是奧會百年常設項目,因隨團秘書不諳單項內規,才不曉得國際自由車總會都有在比賽前提出參賽名單的規定。

體委會說,我國自由車只有蕭美玉1人參賽,根本沒有「誰出賽」的問題,雖然車協顧及嚴重性已先繳款,但還是希望能向總會申訴。

至於2500瑞士法郎的罰款誰買單?體委會認為雖是頭一遭,但已決定由撥付給中華奧會的「組團經費」支出,以後也可能形成慣例。

Subscribe
Notify of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