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台灣舉辦的路跑高達740場,在高雄平均每月有5場以上路跑,對於這樣的旗艦運動,高雄巿體育處6月公告要賽前審核,8月並召開第1次審核,除方便集中討論,也能協助主辦單位辦得更好。

體育處長黃煜指出,路跑場次持續成長,但不少辦理單位經驗或資源不足,卻也致使賽事辦理品質不佳。今年6月體育處即訂定路跑審核試辦計畫,每年8、11、2、5月審理隔年1至4季的路跑活動。

體育處表示,過去路跑最常接到的民怨多為噪音及交管,尤其跑路都在假日舉辦,用路人常陳情不方便,因此主辦單位能不能提出改善方案,都會被列為能不能續辦重點。

就要創意運動團隊專案經理黃泓凱不諱言,許多路跑常置入品牌或商品,尤其授權式路跑更因花了大筆預算給授權方,在利潤考量下,消費者想花錢又不想成為冤大頭,承辦單位也會避免血本無歸,很多地方都是成本考量。

黃泓凱贊成路跑由政府把關,「不是出了事可以賴在政府身上」,而是跑友選擇時更有保障。

今年體育處就針對舉辦5屆以上,列出「高雄MIZUNO國際馬拉松」在內的「5大領航路跑」。5屆以下的路跑,則從主辦單位、立案社團推薦中,整理出8場「特色路跑」及12場「新興路跑」,像明年2月16日舉辦的「城巿桃花源:中都濕地公園」就以限時繞圈方式,必須連跑3、6甚至12小時。